学术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关注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发布时间:【2014-03-14】        阅读:1 次

 

 

2014年03月10日 1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记者 陆航 孙妙凝 字号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做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日上午11时30分,本网记者采访了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几位两会代表和委员。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教育公平的学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目标清晰、明确,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表示,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应该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针对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综合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成为许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2.6亿学生、1600万教师、52万所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教授谢阳举认为,随着教育规模扩大,教育质量和水平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随着教育经费投入增多,教育公平和效益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许多变化。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需要教育部门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赵季平认为,价值体系是国家治理之基,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方向。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价值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是价值体系的体现。深化教育改革,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需要靠价值体系激发和凝聚。教育部门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到教材编写以及考试评价之中,通过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高质量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确保其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谢阳举表示,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焦点问题,令人高兴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着力消除这一社会矛盾。谢阳举认为,公平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宜搞简单的“一刀切”。以“平均主义”偷换“公平”的概念,将会产生新的不公。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它总是相对于某种规则和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它不否认差别。在人们对渴望接受最优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接受教育结果的程度各异,这种差异是基于公正的制度和程序以及平等的机会而造成的结果,这种差异也被认为是符合公理、道义的。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后台登录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PS:710069) 电话:029-88302982/88305298 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