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人简介: 张岂之,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笔名栗子、谭心,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现任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华夏文化》(季刊)主编。参与主编《宋明理学史》等,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华人文精神》、《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文化史》等。 本文为张岂之先生2012年12月在西北大学的演讲。 精彩阅读: ■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似可归纳为:1.天人和谐;2.道法自然;3.居安思危(忧患意识);4.自强不息;5.厚德载物;6.诚实守信;7.以民为本;8.仁者爱人;9.尊师重道;10.和而不同;11.日新月异;12.天下大同。 ■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认为君子应当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接触不同的事物,博采众家之长,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是多样性的统一,即“相反而相成”,它反映了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本色。 ■ 老子穷本探原的朴素辩证思维中,没有人类中心的偏执,也没有否定人的作用。老子理想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有个性,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是人类最早提出生态文明含义的哲学家。 什么是“文化”? 我的讲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重点放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折射的中华民族精神,选择若干重点加以论述,供大家参考。 “文明”一词是我国固有的,并非从外国移植而来,与civilization不完全一致。“文化”虽然古汉语中也有表述形式,与culture相对应的“文化”一词却是20世纪初辗转来自日本的词汇。《周易·贲·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认为君子应当研究两门学问:一是天文,使人知道季节时令变化,不违农时;一是人文,用文明去教化、感化人们,使社会平安和谐。《周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大有·彖辞》:“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认为有文明美德的人像龙一样,能适时行事,其事业伟大美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这个词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的),包括: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社会制度、生态文明。这些对应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防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判断一个国家的实力,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软实力显得更加重要,例如价值观、民族精神,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生态文明则是人健康生活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称之为文化的多样性,每年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每年为此举行庆祝活动。我国十分重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源远流长”来表述,非常恰当。如何给中华文化一个完整并能全面反映中华民族特质的界定,前人做过许多努力,有很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十八大报告的第六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一开始就用了这个关于文化的界说。 这个界说阐述了中华文化连绵不断,传承创新,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考古学告诉我们:新石器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文明起源时期。据历史学家的研究,炎帝族和黄帝族是中国史前两个关系密切的大氏族部落,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黄帝陵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境内。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1994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整修保护黄帝陵,增强民族凝聚力》,强调:“黄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代表意义的旗帜。而通过整修黄帝陵工程可以使所有中华儿女在共同祖先面前,搁置一切歧见,找到共同的语言,达到最广泛的团结,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黄帝陵整修后,进入21世纪,陕西省在祭陵活动上不断改进,每年清明公祭黄帝,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活动。 文化界说中的“人民的精神家园”,源自十七大。十七大报告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四个方面论述,其中第三个小题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说明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又要创造发展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总之,上述的“文化”界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阐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使民族精神得以凝聚、提升、发展,永不衰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思想、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应从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上看。即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发展。这个道理,2006年4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中这样说:“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他以“自强不息”为例,说:“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强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我国学术界近几年来展开讨论,取得许多成果。我的浅见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似可归纳为:1.天人和谐;2.道法自然;3.居安思危(忧患意识);4.自强不息;5.厚德载物;6.诚实守信;7.以民为本;8.仁者爱人;9.尊师重道;10.和而不同;11.日新月异;12.天下大同(对这些理念的阐释,可参看我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学习出版社,2012年11月版)。这里,我想以忧患意识为例作些说明。 “忧患”一词出于《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系辞》的作者认为《周易》可能是西周文王时期的忧患之作。在《系辞》的作者们看来,《周易》主要讲天地、人事变化的道理,即“变易之学”,正如《系辞下》所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认为社会及其礼仪刑法都会有变化,变化了就能发展,发展了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长久。对于这种变易之学,《系辞》的作者们用“生生”、“日新”加以称赞,认为这是“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由于社会处于变化中,与此相应,《系辞》倡导当政者们应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在《老子》、《孙子兵法》等古籍中有深刻全面的论述。 忧患意识世代相传。唐代政治家魏征将“忧患”解为当政者应当具有的精神状态,他说:“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新唐书·魏征传》)要治国理政者去研究、认识安与危、亡与存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忧患意识(“思”),国家就可以安全太平。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关于“忧患”意识的文字表述,并不少见。如北宋时期关中大学者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全书》卷14《近思录拾遗》),这是批评当时学人追求功利,缺少远大理想而言的,其中含有深刻的忧患意识。 儒学本质上是“人学” 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基本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儒学有这样的历史功绩?我想,由于儒学本质上是“人学”。 一,儒学从人心(思想)、人性讲起,倡导人们勤奋学习,成为君子。不论早期儒学,还是宋明时期的儒学,始终守住这个基点,尽管在具体的阐释上有差异。 孔子的一生是勤奋学习的一生,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的精神世界。达到这个境界,靠的不是苦思冥想,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不谈怪、力、乱、神,不谈生前死后,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在春秋末期,能说出这样的话,很了不起。当时有人提出“三不朽”:人皆有死,但人在生活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的贡献,世代相传,风范长存,因而子孙们应“慎终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叫做文化传承。 二,儒学强调人应当有道德修养,认为这是“人禽之辨”的界限。孔子倡导的道德论,集中在一个“仁”字上。这个词商代已有,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孔子用“仁”字阐发出新道理。什么是“仁”?他回答:“爱人。”解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君子,他的道德操守体现在既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别人;自己要做有道德有尊严的人,同时也要引导别人去做有尊严的人;一个君子,心中不能只有自己,更要有别人,去关爱别人。 在孔子看来,人的思想行动符合“仁”的标准,可称之为“仁人”。这样的人当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他会牺牲个人的生命,去殉他的理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秦统一六国后,两汉时期,个人的“人格”观念与时俱进,演变为“国格”观,不但个人有尊严,国家更要有尊严,为了国格,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不惜牺牲自己,去捍卫祖国的尊严。 三,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出了理论依据。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认为君子应当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接触不同的事物,博采众家之长,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是多样性的统一,即“相反而相成”,它反映了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本色。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天而不人”,向大自然回归,否定人的主观愿望与知识;儒家荀子批评这种主张是“蔽于天而不知人”。儒家主张仁义道德不仅是人的特征,而且是天地万物的法则;庄子就曾批评这种观点是狂妄无知,他举例说,毛嫱西施是人见人爱的美女,但鸟类见了都会高飞而去,鱼类见了会沉潜水底,可见人的美感标准就不能为鸟类、鱼类认同,等等。不过,儒家在批评道家的时候,也注意到道家在天道探索上取得的理论成果,意识到知人不可不知天,对自然天道作了一系列创造性贡献。而道家也意识到儒家人学的长处,道家后学,所谓秦汉之际的道家,就试图调和道家自然观与儒家道德教化的矛盾,吸取儒家关于人的认识学说的成果,如《吕氏春秋》一书就体现出融合儒、道的特色。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了外来(印度)佛教传入后的中国化。比如,佛教相信它所论述的精神境界及其体证方式,比儒家高明。南朝僧人慧琳作《白黑论》,指出佛教讲的是人生之外的真理,而儒家讲的不过是人世间的道理。但在儒、佛交流、融合中,人们认识到,人不能不讲人间的道理,因此中国化的佛教汲取了儒家的某些理论成果,建立了不同于印度原有佛教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中国佛教宗派。所谓“人人皆有佛性”,和儒学人人皆可成为尧舜,就有相似之处。从以上的举例,不难看出孔子“和而不同”文化观在推动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起了很大作用。 四,儒学重视人的生命,关注人的身体健康,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养生学。孔子说:“仁者寿。”将“仁”和“寿”结合起来。这里所说的“仁”有特定的含义,据东汉时包咸的解释是“性静”,唐孔颖达解为“少恩寡欲,性常安静”,这类似于北宋苏轼所说的“心平气和”。在孔子看来,有德者长寿。 孔子以后,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都有关于养生的论述。比如,孟子就是最早提出“养生”概念的两位思想家(还有一位是庄子)之一,他把“养生”与“送死”作为人生面临的两大问题之一。“养生”指侍奉父母,使其身心健康、颐养天年。在早期儒家文化中包含养心与养生两个方面。养心就是精神修养,“养身”指多层次的身体保健。在《论语·乡党》篇中记载了孔子关于衣食保健的方方面面,他提出八种饭菜“不食”,食物发霉变味不食,鱼肉腐烂变质、气味难闻、饭菜夹生或太过、不到吃饭时间、不得其酱不食等。这个“酱”,据说指的是一种白芍酱,具有消炎的作用。除儒家外,老子和庄子等道家人物,在养生学上也有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部编撰于战国时代,在西汉时写定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完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天人和谐,形神一体”等理念,在今天更加需要继承发扬。 五,中国的儒学不仅是一种思想学说,它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不能否认的是,儒学为不平等社会里的“各色人等”找到了一些平衡点。皇权统治以儒家“经学”为统治思想,而社会民间也以经学作为维系社会关系(含宗法关系、人际关系等)的机制、准则。历代的官方版刻经籍、社会启蒙读本、民间乡约村规,在思想观念上都同儒家有关。从历史上可以看到,西汉时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东汉时“五经”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唐时,《易》、《书》、《诗》外,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成为“九经”。宋代,“九经”与《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成为“十三经”。儒家的经书从“五经”到“十三经”,是因为社会演进的需要,封建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以从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思想资料。儒家经书既维护社会尊卑贵贱的分野,又从个人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到社会责任、实现理想,甚至如何调节人的喜怒哀乐,都有所论述。儒家经书所体现的等级性、包容性、普遍性,使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适用的教科书。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说,从《三礼》可以看出,“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无论在哪里,‘礼’是一样的”。“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按:指的是普遍性),所谓乡俗、风俗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也就是说,在中国各地,不论风俗和方言有所不同,但在“礼”的层次上是认同的,扩而大之,这也叫做文化认同,由此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为培育民族精神起了积极作用。 当然,儒学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也有糟粕,但这些并不是我今天讲演的侧重面,不作发挥。还有,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儒学有所批评,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不能因此而否定倡导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的历史功绩。我们今天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反思过去,有经验,也有教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之一,应当加以弘扬。因此,有些学人建议将孔子的诞辰(9月28日)定为教师节,我以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老子“道法自然”哲学观 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越高,他对文化的传承创新能力越高。而民族的理论思维往往集中地体现在哲学思想上。中华民族在生衍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明显地带有自身的特色。 这个特色体现在:古代哲学是“天人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世界的东方,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它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农学成果,贯穿其中的就是研究天与人的关系。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的天体,即古文献所说的茫茫苍天。以《周易》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 春秋末期,老子和《老子》书将“天道”与自然联结起来,构建了“道法自然”的哲学体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创造。 有些学者认为,《老子》书(《道德经》、《老子五千言》)并非老子本人所著,成书于战国时代。三国时期魏人王弼为《老子》作注,其注与《老子》文本珠联璧合,都是哲学美文。后人将王弼注本称为《老子》书的通行本。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又发现了《老子》的地下文书——马王堆帛书与郭店楚简,足见研究老子思想的材料相当丰富。 《老子》五千字,赫然在目的一个理念,就是“道”。该书第一章为老子思想的总纲,称“道”是“有”与“无”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什么是“无”?不能照字面解释成什么都没有,“无”指的是空间、空虚。“无”还指“道”不同于常见的物体,不能说它是圆或方,它具有不确定性。天地万物的最初形态,可称之为“有”,由此演变出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老子不用神(上帝祖先神)去说明世界,也不用不同的物质(如金、木、水、火、土)去揭示世界的本原。老子用智慧去推断世界的本质与来源,这是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简言之,是智慧之学,是从多中求一的学问。世界现象多种多样,其中贯穿着的本质或本原,就是“一”,老子称之为“道”。 世界万物怎样从“道”中产生?老子回答说:“道法自然。”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千变万化的世界。“天道”即自然而然的道理,它不争、不言、不骄,没有制物之心,像无形的巨网广大无边,虽然稀疏却没有任何遗漏,将一切都囊括在其中。在老子看来,与天道自然相反,人道显得自私、不公。如何改造人道?老子回答说:人道应当效法天道自然的本性。这种抽象的论述是否有社会的意义?有的。在老子看来,天道表现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慈善,而现实社会与此相反,呈现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公。 老子这样描述“天道”的自然本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指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直至回到原初的状态。因此,在老子思想中,“反”具有转化和返本两种含义。在这个总法则的影响下,老子描绘了强与弱,生与死,福与祸,上与下,前与后等相反而相成的画卷。他主张把天道的自然特征引入人事,使当政者具备“柔弱”、“无为”的品格和风貌:淳朴、谦卑、不自以为是,不扰民,“以百姓心为心”。这样,经过天道自然理论浸润的人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达到“道法自然”原初的和谐境界,这就是《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境界。“和”就是和谐,在老子思想中对此也有其他的表述名称,例如“无为而无不为”等。“无为”主要指清除独断的意志和专断的行为,含有不妄为的意思,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老子穷本探原的朴素辩证思维中,没有人类中心的偏执,也没有否定人的作用。老子理想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有个性,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是人类最早提出生态文明含义的哲学家。《老子》书和儒家的《易大传》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模式。 战国时期,庄子继承老子思想,但是他强调自然而否认人为的观点,把人的主观努力看成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破坏作用,是不全面的。《庄子·大宗师》说:子桑遭受饥饿,于是思考饥饿的原因,“父耶?母耶?天乎?人乎?”他想父母不会使他挨饿,天也不会这样,难道是人吗?最后却归结为人的命运,命不好就要挨饿。这样,庄子在天人关系上否定了有意识的天,却宣传了无可奈何的“命”,这种自然宿命论,受到战国末期儒家荀子的批评。在荀子看来,自然之理与人为努力应当结合起来,不能偏废。 朋友们,限于时间,我只能讲到这里。通过以上的举例,可以看到,在今天和未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家都应当关心的大事。谢谢大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