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主持过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文化》季刊主编,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其自著并主编有:《中国思想史》(70万字版、35万字版)、《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中国儒家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众妙之门》等等。
阔别75载后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10月23日上午10点30分,现年85岁的张岂之准时出现在自己当年曾就读过的母校——南通市实验小学。这一次,是他阔别75载后首次回到家乡南通,这片令他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
当天恰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在母校勤敬楼前的操场上,孩子们齐声向老先生送上祝福:“张爷爷,节日好!”看到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张岂之起身向孩子们挥挥手,乐呵呵地回应道:“同学们好!”少先队员亲手为张岂之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学生们用自己精心编排的快板、自编操等节目欢迎张爷爷的到来。
这一次,张岂之是受南通大学之邀回家乡讲学,期间两日行程可谓排得满满当当,张岂之坚持希望能够回母校实小走走、看看。有生之年再次踏足母校,张岂之激动不已,他从上衣口袋中取出了自己年轻时期创作的随笔《烛》,站在主席台上饶有兴致地为孩子们大声朗诵。文中这样写道:“我在京城住着,偶尔碰着停电,便点起了一支烛。这又引起我对烛的怀念……此前此后,仿佛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亮’,它比那汽灯、比那电灯、比那镁光灯都要亮许多许多。那光不只是照亮了小小教室的空间,而且照亮了一颗颗稚嫩的心灵。”
短短7分多钟,张岂之却似乎掏空了全身的气力,读得如此动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母校、对故土的怀念。诗的结尾写道:“在我心的深处,我还惦记着那烛的光,可是烛的根已不知丢在哪里。不过,长久以来我却从烛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心灵真正觉得美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其他又算得了什么?!”张岂之用这段行云流水、生动励志的文字与母校师生共勉。
张岂之为母校题词
对母校、濠河、天宁寺的记忆
“在我印象中,学校的周边有条濠河,南面有座天宁寺。”这些熟悉的地名和建筑物,令张岂之一直念念不忘。当天,在实验小学现任校长沈蓉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张岂之参观了母校校园。走到图书馆前,张老放缓了脚步,他手指南面的天宁寺古塔,犹如天真的孩子一般较真地说道:“你瞧,我记得没错吧!它还在。”大家都不禁为张老的记忆力啧啧称赞。
在图书馆大门右侧,一块写有“紫琅书院”字样的牌匾引起了张岂之的注意。他快步走到牌匾前要求工作人员为他留影。据沈蓉介绍,如今校园图书馆的位置正是沿用了当年紫琅书院的旧址,名未改,依旧称作“紫琅书院”。这便也牵出了一段校史: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州董权文创建紫琅书院,经戊戌书院改制,紫琅书院与全国的书院一道,无一能在新学兴建的大潮中保存下来,如同冬虫夏草,它的躯体却营养了新建的学校,从那时起算,南通实验小学建校已有266年。“不愧是老学校,出了您这样的名人啊。”一旁的工作人员道。
为感谢母校的哺育,张岂之向母校赠送了由自己编著的《乐此不疲集》《中国学术思想编年》《民国学案》等书,校方则用篆刻社团制作的、分别印有“张岂之”和“和光同尘”字样的印章作为回赠。
离开母校前,张岂之留下了自己的珍贵笔墨,他认真写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录孟子语与南通实验小学师生共勉”的字句。
当得知2014年将迎来母校校庆时,张岂之当即表示,“如果到时身体依然健好,两年后一定再回母校。”
张岂之的童年照片
怀念在南通度过的童年时光
1927年11月,张岂之出生在如东县潮桥镇,父母均为地地道道的潮桥人。从小父母就要求他一定要好好学习,“3岁我就开始学说普通话;6岁时,母亲坚持把我送到城里,在城北小学(南通实验小学的前身)读一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张岂之说,“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父母担心南通沦陷,他们听说那时只要是男孩子,都会被抓去日本做苦工,为了让我避免受到迫害,父母决定将我送到陕西去念初中。”
采访中,一名工作人员给张老递来一个橘子,他将橘皮层层剥下,橘瓤一瓣瓣拨开,入口前,他调侃道:“当年母亲还健在时,每次吃橘,我都会先问问她甜不甜?待尝过之后才发现,原来是酸的。”当被问及“这一回,橘子甜吗”时,老先生咯咯咯笑了起来:“甜!家乡的味道总是甜的。”
相比这段和母亲在一起度过的日子,张岂之回忆说,在陕西读书的日子苦极了。“在抗日战争之后,北师大附中迁至陕西,我在那里度过了初中生涯。随笔《烛》也正是出自那个时候。”
之后,张岂之考取了重庆南开中学读高中,1945年抗战胜利,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攻读清华大学的研究生。1952年,受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引荐,到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经过岁月的磨砺,如今已经成为西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双聘教授,在文史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岂之向母校实验小学赠书
做客通大,为师生留下生动一课
此番张岂之来通的重要一站,即做客南通大学讲学。10月22日上午,他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为题,通过对中华经典文化的引述和诠释,解读其核心理念和优良传统,为师生们上了生动一课。
“在处理国内外矛盾的时候,可采用道法自然的理念,那么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张岂之以先秦哲学家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理念为例进行解析。他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表示无作为,而是倡导人们不要强求、不要妄为,做事要有包容性,并留有余地,如此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张岂之还介绍了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提出圣人应该学习水的自然性,永远把自身置于最谦卑的位置,“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3个多小时的讲座,张岂之将中华传统文化归纳出12个核心理念:即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忧患意识,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张岂之在作学术报告
对家乡大学和学子提出殷切希望
“几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少年,远离故乡和亲人,独自在陕南汉江边上的小城读书。我把所有的想念都化作用心读书的动力。”采访中,张岂之告诉我们,自己是一个很念旧的人。他说:“《烛》是我年轻时期写下的诗,怀揣着对故土深深的眷恋。这次回家乡,一直随身带着,我想念给家乡人听。”
眼前的这位理论大家,85岁高龄,仍旧精神矍铄,谦和,丝毫没有大师架子。纵然行程匆忙,但不论是面对母校的孩子,还是家乡的大学生,抑或是在极有限时间的采访中,他都言出必行,挤出时间,如天真的孩子一般认真读完了《烛》。
“年纪越大,家乡情结越浓。”此番回家乡,张岂之也对家乡的大学和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他鼓励大学生认真品读《老子》《论语》等哲史名著,从中国的经典名著中汲取中华优秀文化,有时间有兴趣可以多多参与艺术实践,通过艺术修养的提高来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在大学的发展上,他也提出了几点看法:第一,要继续推动高等教育从专才到通才的过渡,这是高等教育的“牛鼻子”到全面素质教育的过渡;其二,即把人文教育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唯有如此,一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的前景才会充满希望。
记者 王金霞 叶国 李彤
摄影 记者 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