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所路传颂副教授与黄熙、阮思宇同学参加中国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
发布时间:【2020-12-14】        阅读:1 次


我所路传颂副教授与黄熙、阮思宇同学
参加中国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


12月13日,以“民胞物与 和合天下”为主题的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宝鸡会场举行。13日上午,“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关学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宝鸡眉县横渠书院大讲堂举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吉德主持会议,会上介绍了关学研究成果,并举行了赠书仪式、“张载关学学术论坛”揭牌等活动。

下午,在万国酒店演艺中心会议厅举行了“2020年中国哲学史年会·暨第四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永超致欢迎辞,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分别致辞。张志强教授、王国良教授、杨立华教授做了大会主题发言。随后,年会以“张载思想及关学文献的解读与诠释、“关学与宋明理学及其学派”、“关学精神——‘民胞物与’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乡约守则到社区建设——关学与社会治理”、“芭蕉新叶—— 关学青年学者论坛”这五个分论坛的形式,分别进行开展。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路传颂老师在“张载思想及关学文献的解读与诠释”的分论坛上以《张载“气聚成物”理论献疑》为题进行发言。博士研究生黄熙与硕士研究生阮思宇在“芭蕉新叶——关学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上分别以《太虚·命(理)——张载命论新探》和《张载“大心”说对孟子“尽心”说的继承和发展》进行发言。  
 

❉❉❉❉❉❉❉❉❉❉


路传颂

《张载“气聚成物”理论献疑》

路传颂副教授在以《张载“气聚成物”理论献疑》为题的发言中指出,聚和散不足以解释物的生成。路老师的发言为四个部分。首先,路老师辩护了对张载哲学的一元论解读。路老师指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观尔。”是工整的互文结构,“太虚无形”对“至静无感”,“本体”对“渊源”,“其聚其散”对“有识有知”,“变化之客形”对“物交之客感”,“太虚无形”和“至静无感”一样是并列结构,而不是主谓结构,“太虚”本是形容词,形容气的无形状态,转变为名词,则指处于无形状态中的气之整体。“本体”和“渊源”意思都是“本来状态”。


第二,路老师辨析了“聚散”概念,指出“聚散”的日常用法预设了空间的存在,而张载否认绝对虚无的存在,因此气与气之间不可能存在未被气占据的空间,所以,在气的层面,聚和散的分别就不再成立,太虚也是由气“聚”而成。

在第三和第四部分,路老师指出,张载的“气聚成物”理论以“聚”作为成物的充分条件,但事物并不因为单纯聚在一起而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同一性。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事物都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同一性,因此,“气聚成物”理论是不充分的。在发言的最后部分,路老师指出,以永恒的气作为世界的根本,与其说是解释了日常事物的存在,不如说是取消了日常事物的存在,因为日常事物不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实体——太虚——在特定空间区域内的存在样式,例如,“这个杯子”就成了“太虚在此处以杯子样式存在”。


黄熙博士

太虚·命(理)——张载命论新探》


博士研究生黄熙在以《太虚·命(理)——张载命论新探》为题的发言中,从“命”的内涵、“命”的形上根据和“命”的表现三个方面,对张载“命”论作出新的探究,并指出张载在宋代儒学转型之际的独特贡献及地位,并指出张载延续了儒家传统“命”论中使命与命运两种涵义,对“命”中所包含的义理做了充分的论证,从而构建出“太虚命(理)”的命论模式,改变了传统儒家“天——人——天”的命论模式。在儒家本体论从“天命”到“天理”的过程中,张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为儒家本体论的建构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此外,黄熙还指出,张载在当时的时代,能够主动承担起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其“为生民立命”的思想不仅成为了古代儒家学者的宿命与追求,而且在当代同样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阮思宇硕士

张载“大心”说对孟子“尽心”说的继承和发展》


硕士研究生阮思宇在以《张载“大心”说对孟子“尽心”说的继承和发展》为题的发言中,选取了张载对孟子思想继承发展的一处典型,以张载“大心”说与孟子“尽心”说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张载与孟子对“心”定义的异同、“大心”说和“尽心”说影响下张载与孟子修养工夫的异同和张载与孟子人生境界的异同这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阮思宇指出,张载“大心说”在认知的拓展和理性化上、在心性本体的构建上,以及心性修养功夫的完善上较孟子的“尽心说”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而且张载“大心”说具有融汇佛老、贯通诸经的特色。她认为张载治学最大的特色就是创新,这反映出张载复兴儒学,勇于造道的理想抱负。最后,她总结到研究张载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深入理解张载思想、理学思潮,以及完善孟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尽心”说和“大心”说对个人心性修养、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民胞物与,和合天下。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此次纪念张载千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与2020中国哲学史年会顺利召开并圆满落幕。千年之间,张载的学术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也仍需要我们在薪火相传之中,秉持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将张载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


   


图片:黄熙 阮思宇

文编:阮思宇 顿一鸣 杨书玲

责编:杨书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后台登录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PS:710069) 电话:029-88302982/88305298 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