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19时许,西北大学导师讲坛第204讲暨2024年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学术月教师讲座第二场于思想所学术报告厅(714室)顺利召开。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友广以 “论韩非对老子政治理论的吸收与转化——以圣民关系到君臣关系的转变为视角”为题,作主旨发言。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裴健智副教授应邀参与讲座。
讲坛伊始,裴健智老师首先介绍了李友广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近期的研究重点,并指出本次李老师所讲的主题正是以“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为背景,是关于儒道法思想的比较研究。
李友广老师以周秦之变背景下,越发显著的君臣博弈政治现象为切入点,从“如何解决君臣之间的权利之争”“从圣人无为到君无为”“政治结构的转变:从圣人无为为民自化到君无为臣有为”这三个方面展开报告。
首先,李友广老师指出周秦之变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如何应对君臣之间的政治博弈和权力斗争?如何应对混乱失序的天下政治形势?是先秦诸子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此,李友广老师从“政治资源和权力秩序的重新分配”“君臣之间利益差别”“老子对于圣人之治的理解”“孔子尊君、强公室、抑三桓的政治尝试”四个角度予以展开论述。
其次,李友广老师进一步对老子文本中有关圣人与治世理论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李友广老师指出老子文本中圣人所具有的特点和君王欲望的消解与治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韩非子作为参照面,突出韩非对于老子治世理论的改造和对于人生来即有欲利之心的客观评价,和韩非主张以刑德二柄来使人的欲利之心变为治世的工具的治理方法。
第三,李友广老师分别阐述了老子和韩非所建构的政治结构,从“圣人无为为民自化”到“君无为臣有为”。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治理?从“小国寡民”到“君-臣-民”之间的相关关系。突出了韩非理论中“术”作为君王在政治博弈中掌握主动性砝码的重要作用。并以韩非政治理论的集权之弊及汉代儒生对此所做的改良进行了小结。
最后,李友广老师从“周秦之变”“君臣关系”“权利制约”“历史困境与现代方案”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对于如何有效治理大国?如何平衡君臣之间的权利资源和利益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回应了研究先秦诸子政治思想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交流环节,裴健智老师、祁涛同学、李宗敏同学分别从“《道德经》与《管子》、《黄帝四经》、黄老道家、韩非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儒家修身治国与黄老道家养生治国的同异何在”“从老子到韩非,黄老道家所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与李老师展开了交流探讨。
讲坛最后,裴健智老师对此次讲座的主题和内容作出总结,通过李老师的讲授并结合出土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先秦诸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为我们从思想史与政治社会史相结合的角度思考先秦诸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条可以深入写作的理路。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稿︱梅智昊
摄影︱赵润叶
编辑︱吴昊玥